慶祝常熟紡織機械廠有限公司成立50周年系列報道之長方記憶(三)
青春如夢、歲月如歌,五十載崢嶸歲月,見證了常熟紡織機械廠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同樣也記錄了長方每位員工的成長點滴。為紀念公司50華誕,黨委組織了“追憶青春,感恩長方”主題征文活動。
現轉載部分員工供稿,讓我們一起閱讀他們的青春故事,共同見證他們的成長進步!
“堅持初心,堅定信心,立足新起點,開創新未來”
——公司50年技術進步歷程的回顧及展望
回顧公司50年的發展歷程,始于一個配件小廠列入原紡工部定點生產開口裝置的專業廠,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實現自主創新,通過滾動式的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而今成為目前國內知名的無梭織機用多臂、提花、踏盤等三類系列開口裝置的生產基地與完整研發平臺,并能為紡織用戶提供產品、技術及服務的全套解決方案。
曾經,在各級政府的關心和產業政策的扶持下,公司承擔了20多項部省級科研技改項目,完成了項目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全部還清了歷次技改項目貸款,把日本村田、意大利飛馬、韓國西部等老牌多臂制造商擠出了中國市場。公司也實現了多次技術進步和跨躍發展:
“七五”期間:承擔“撓性劍桿織機關鍵部件開口裝置”省級攻關,GT412多臂的成功推出,從此跨入無梭織機的技術領域,并肩負起為國內外主機及用戶配套開口裝置的使命與責任。
1990年代:承擔“無梭織機專項高速多臂子項”國家級項目,全套引進GD50等產品技術(及出國培訓)與數控檢測設備,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多臂生產基地。自主開發的ASGT 221多臂, 有力推動了織機無梭化率的提高。
2000年代:承擔“GT405電子多臂工業性試驗”、“GT511電子提花機國債貼息技改項目”,率先實現電子開口裝置的國產化與產業化,打破了進口產品的技術封鎖與市場壟斷。
2010年代:自主開發并推出GT417電子多臂、GT512電子大提花、GT623凸輪開口裝置為代表的新一代產品,開啟了產品結構向高速化、電子化、系列化的升級換代,滿足了高速噴氣、高檔劍桿織機機電一體化發展需求。
曾經,幾代長方員工,以不畏失敗的勇氣和不懈創新的精神,產品開發從模仿起步,通過引進消化,不斷積累,最終實現自主創新;專有技術從無到有,通過產學研合作,國產化攻關,最終完全自主掌握。研發生產了一大批新產品:其中有3只國家級新產品,16只省高新產品。大多數替補了當時的國內空白,也有許多的產品首臺與技術首創:
GT412,首臺撓性劍桿織機多臂(老一輩長方人熟知的2232多臂);
ASGT221,首臺國內應用量最大的普及型劍桿織機多臂;
ZED204, 首臺電子多臂國產樣機(與浙江絲綢工學院聯合研制);
GD50,首臺高速噴水、噴氣織機多臂,首先通過國家可靠性認證的紡機產品;
GT505,首臺機械大提花機;
GT511,首臺電子大提花機;
GT622,首臺積極式踏盤;
GT405,首家批量生產的旋轉式電子多臂;
GT407,首臺高速電子多臂;
GT623,首臺高速積極式踏盤;
GT512,首先采用共軛凸輪驅動、同心軸結構的國產電子提花機,首推19200超大針數;
ED607-GT512,首先實現電子多臂-電子提花雙龍頭織造復合面料;
GT561H, 首臺500rpm高速劍桿折入邊;
GT409-24,首先配套三開口絨劍桿織機,織造雙層面料;
GT417A,首先自主擁有核心專利,電子多臂從此沖破國外技術的束縛。
目前擁有有效專利45只,軟件著作權5項。其中發明專利,第一只于2006年申報、2009年授權,目前已累計擁有17只。
榮光已屬于過去,未來更讓人期待。
50年的不平凡歷程,盡管一路艱辛,也曾經歷失敗,而今天的長方在無梭織機開口領域始終占一席之地,在國內外用戶心目中仍肩負更多期望。
值此公司五十周年華誕,作為長方員工,我們不僅為之慶祝,更要為之添彩。
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產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質量和價格是市場生存立足之原。要讓企業再次輝煌,我們必須堅持初心,堅定信心,立足新起點,開創新未來。
我們有責任堅持企業的初心。“做國際一流的開口裝置,成為中國的史陶比爾”是企業的初心、長方人的夢想。而今,更賦予現實的意義。我國正走紡織強國之路,紡織產業又關乎民生,無梭織機的技術進步成必然趨勢,而關鍵開口部件須不拖后腿,特別是高速電子多臂的國產化配套需求尤為迫切。因此,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不停止追求,企業的發展將會重塑輝煌,長方人的夢想將會早日實現。
我們有理由堅定產品的自信。多年來堅持“高速化、電子化、系列化”產品發展方向,不斷的改進升級、調整布局,目前電子多臂、電子提花、凸輪開口三大系列的品種規格已較為齊全,原有的技術瓶頸已基本克服,主關鍵零件的質量已相對穩定,新產品的實用性能已貼近需求。因此,只要我們以“科學、創新、務實、擔當”的精神與作風,改正差距,提高質量,穩定性能,長方產品完全有出路,長方品牌必然有聲譽。
今年,公司立足于新的起點,提出了“高、新、穩、好”的產品發展目標,重點打好三場關鍵仗:既“高速電子多臂在廣東市場出好兩張牌,電子提花機穩性能、出精品,凸輪開口開發試驗高轉速”。為此,我們將緊緊圍繞公司一號文件所規劃的具體目標,落實開展好新產品開發、技術工藝攻關、專利軟件申報、聯機配套的各項任務,改進并提高產品的使用性能,穩定并保證產品的出廠質量,以有效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市場的占有率。
展望并相信:只要全體員工同心同德、盡職盡力,長方的產品會越做越好,長方的步伐會越走越順!
科三支部 衛明
2020.5.18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1996年新年伊始,正值我南通紡織工業學校三年半專業課程就讀結束,開始進單位實習之際,這一年我正好20歲。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大潮中,我在人才市場上和時任常熟紡織機械廠組織科長的黃鎖根同志簽訂了雙向選擇書,后來我得知此時的常熟紡機廠廠齡26歲,猶如一個青年在黃錫云廠長的帶領下正飛速發展。而我和其他一起招聘來的畢業生一樣,是作為新生力量來充實壯大這個“有為青年”的,此時的我們躊躇滿志。
剛過完春節,我就每天騎著26寸永久牌的自行車,從周行騎行15公里來到虞山公園對面的廠區,雖然很遠,但我滿懷豪情。因為這里緊鄰虞山公園,風景秀美,而且我在車間里看到的先進生產設備,檢測設備徹底刷新了我的認知。在南通紡織實習時只見過普通的車床,銑床,磨床,就是測量工具,也只是游標卡尺,螺旋千分尺,量規量塊之類的。而我現在興奮的可以天天看到這些編好程序的數控機床在自如有序的自動加工,而且加工出來的零件也只需放在三坐標檢測機上,通過測頭一次性檢測完成,這是代表了常熟地區最高水平的機械制造及檢測技術,我豈能錯過。我暗下決心要好好學習掌握這些先進的生產技術。所以在后來的畢業設計中,我就是以數控加工中心為加工設備,編制了一個零件的工藝、程序、所需的刀具量具以及配套的夾具設計圖紙,在畢業答辯時,驚呆了老師們,紛紛打出了高分,讓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至今說起這事還津津樂道,讓我無比自豪。
進車間后我就被安排到數控車間學習數控機床操作,由于市場的需求,我們都是實行四班三運轉制,機器設備不停機的生產作息模式來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單位效益十分喜人。1999年在老廠長退休,汪建明同志上任后就響應政府號召,實行國企改革,職工也能入股當股東了。由于我進單位時間不長,所以和老職工相比要另外多掏8000元入股才能享受同等待遇。在那個年代盡管農村家庭十分困難,但出于對廠對領導的信任,我們這些青年職工紛紛毫不猶豫的滿額入股,事實證明判斷完全正確,在以后的幾年時間里,每年都能分到二次紅利,加上原有的工資獎金收入,一年下來,在世紀之交那個年代算是高收入的,作為長方人穿著工作服都感到特別自豪,就連當人民教師的嫂子都羨慕我,當年常熟市珠江路李家橋有個常熟紡機廠,那是路人皆知啊。
光陰似箭,不知不覺我已經進廠6年了。從一個毛頭小子成為了一名成熟的師傅,也像老師傅一樣帶起了新人,在2002年9月18日,作為第1批來到梅里新廠區的先驅者,我帶著學徒來學習培訓交接公司新購置的日本MAKINO臥加。此時的新廠區正在基建之中,只有一幢車間,四周還是流著雨污水管施工的壕溝,只有在車間進門那里有木板擱著走進去??諌簷C是馬路上修筑馬路用的柴油空壓機,噪聲震天響,車間水泥地坪上全是灰塵,一天下來鞋子上一層灰,大大的車間里只有二臺嶄新的小臥加,連喝水的熱水瓶都沒有。公司為我們只定好工作餐,派了個班車每天定時接送,我們一路開過來出廠門石子路上就揚起蔽天塵土,以至于住在梅李的徒弟每次都要駕駛摩托車搶在廠車之前開出廠區,否則嗆得難以呼吸,此時的條件真是艱苦,但我們都沒有怨言,絕不辜負公司厚望。
斗轉星移來到了2010年代,在新董事長彭曉虹同志的帶領下,常熟紡織機械廠繼續添置新設備,努力開拓海內外市場,加快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大力提拔青年干部和技術人才。和我同時期的同事,或成為技術負責人,或擔任部門領導,我也成為數控車間的資深老職工了,先后操作過日本大臥加,青海臥加,日本小臥加,成型磨,五面體等數控設備,累計為公司學幫帶來了10名新人,我們都引以為榮,努力為公司做貢獻,力爭保持公司在梅李的納稅大戶地位。
歲月如歌,今年迎來了常熟紡機廠的50歲生日,而我也早過了不惑之年,就連孩子也到了當年我獨自在南通紡校求學的年紀了,我時常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教育孩子,同時也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盡管市場風云變化,但我堅信在以彭曉虹為董事長的帶領下,公司通過科學管理,緊抓質量、成本、市場措施下一定能夠再創輝煌!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衷心祝愿常熟紡機廠人代代相承,創造出百年品牌,此文致常熟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成立50周年。
金工車間 陸林鋒
2020.5.19